归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译文

儿子拉着衣服问我,为什么我那么迟回来?
我和谁在争夺岁月,赢得了双鬓边上的银发?

译文二

儿子懂事了,牵着风尘仆仆父亲的衣角,责怪他: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儿子又傻了,竟然问了一个奇怪而又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跟谁在争岁月呢?赢得鬓发雪白的回来?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外放江西任职之时,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于是创作了这首羁旅怀乡的诗篇。

简析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稚子的天真与可爱,用来衬托后两句诗人的严肃的沉思。后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自问,自己在官场沉浮,去争生活,争名利,不知不觉人已渐渐老去,双鬓渐染。诗人抒发了淡淡的对日薄西山的感叹。“赢得”二字更是刻画了诗人一种安详之中略带苦笑的神情。

赏析

  这是模仿自己儿子口吻写的诗,可以说是晚唐难得的一首童诗。

  在这之前,作者写有一首《别家》诗:“初岁娇儿未识爷,别爷不拜手咤叉。拊头一别三千里,何日迎门却到家?”说的是儿子小时,作者离别家时,他还识别不了自己的爸爸。所以,当作者别家时,手叉着腰,竟然不知道拜别。无可奈何,作为父亲的诗人,只好用手在幼儿头上轻轻一拍:走了。可这一别就是远行三千里,什么时候,这个傻儿子长大了,会在门口迎接我呢?

  现在,诗人宦游终于回家了,我们看看他儿子是怎么“迎门到家”呢?“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儿子懂事了,牵着风尘仆仆父亲的衣角,责怪他: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儿子又傻了,竟然问了一个奇怪而又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跟谁在争岁月呢?赢得鬓发雪白的回来?”作者对自己稚子的天真和关心非常开心,于是写下了这首《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