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题梅
刺刺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注释
①应教:出于六朝时,因太子、诸王的命令称“教”,故奉命所做的为应教诗。
②剌(là)剌:一作“猎猎”,指风疾吹声。
③沙尘:《元诗纪事》作“生尘”。
④胡儿: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胡,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一般不畏惧严寒。
⑤“谁信”句:《元诗纪事》作“始信”。此句意在点出画梅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象征。此外,钱谦益《列朝诗集》注云:“余家有元章真迹,(此诗)下二句云:清高只有老梅树,照水开花个个真。”
名家点评
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刘明浩:全诗写得明白如话,明是咏梅,实则写形势歌颂朱元璋政权,深得比兴之体。同时也表达了王冕驱逐元蒙、渴望太平的思想。(《元明清诗鉴赏》)
苏州大学教授王英志:此诗名曰“题梅”,实际只有末句涉及梅,其他三句皆与梅无关,而是写“江南”的对立面北方。写北方极力渲染其气候之严寒与环境之恶劣。诗先写北风之猛,次写沙尘之大,最后写寒冷,可冻死胡儿,含义逐层加深,把势蓄足,然后尾句陡然转折,推出“江南春”即画上梅花,使江南春于北方背景的映衬之下显得那样明媚温馨。诗人如此别出心裁地描写看似与梅无关的北方风寒,亦是其“假画以见志”的体现,联系当时义军崛起,元朝统治残暴腐败的政治形势,其中政治寓意不难体味。因此,此诗得到朱元璋的“眷赏”亦就不奇怪了。(《元明清诗词选》)
赏析
这首诗虽是“题梅”,却不用一个“梅”字,且统共四句,却三句与梅无关,手法极为超妙。
“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此诗一起首,即描绘了一个昏暗、压抑的世界。可一首题梅之作,用这样的背景必然不符,故读者在惊骇于这二句的巨大气势之余,势必又将生起如此的疑问。第三句“胡儿冻死长城下”,奇句而又成奇格。诗至第三句犹不转,还将上文的酷冷世界再推进一步:北风之大,非但吹得倒人,还冻得死人;非但冻得死普通人,还要冻死最耐寒的“胡儿”。不转之下,又含有转机:冻死人的,是在“长城”下,是在北方。与之相对的是南方,于是,第四句“谁信江南别有春”,虽是急转直下,却也是水到渠成。不仅如此,这小天地虽然眼下还只是一隅,还不能动摇冬天的统治地位;但是,春之代替冬,是必然之势,那么,这春的小天地的出现,正是沙尘世界中最可引人注目的事。经过了前三句的极尽形容后,这最末句的别开生面,令人眼前发亮。
此外,朱元璋对此诗“眷赏”的,主要应该是其政治含义:北风沙尘,是元朝昏暗横暴的象征;江南春天,是对自已“义师”的褒扬。而这种对比中夹入“胡儿”一句,则暗示了异族统治必在长城之内的华夏大地灭亡。“谁信”二字,又暗合了朱元璋的自负虽然当时他羽毛未丰、声望未隆,天下人也不知道未来削平群雄、一统天下的能是他,但天下人不信,他却深有自信。在朱元璋的原意,命王冕作诗恐怕只是欲观其文采之美,不料此诗却不事雕琢、大笔挥酒、力能抗鼎,又有如此深意。
虽然此诗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但它的技巧依然可观,非但对政治形势的比喻巧妙贴切,不露痕迹,而且全诗连用“乾坤”“长城”“江南”等语,显得气势开阔,远非普通的以精致刻写为特征的题画诗可比。最后,回到诗的题目,诗中的“梅”,也富有气势,是“一枝两枝三四蕊”(《江梅引》)而已,它已融为春光,浩浩一片,也就拥有了消融冰雪的力量;这比一般地写写梅的傲风霜、耐严寒更具新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