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则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诗经》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使人结交朋友,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怨刺不平之事。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注释

知:同“智”。
箪(da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陋巷:破败简陋的居住区。
堪:忍受。
《诗》:指《诗经》。
兴:抒发情志。
观:观察(社会与自然)。
群:结交朋友。
怨:讽谏怨刺(不平之事)。
迩(er):近。
识:认识,了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