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拿撒勒人的死
一粒麦子落在地里不死,仍旧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十二章
朝向耶路撒冷
“和散那!和散那!”的呼声
像归巢的群鸦般聒叫着
成百成千的群众
拥着那骑在驴背上的拿撒勒人
望宏伟的城门
前进着……
拿撒勒人
在清癯的脸上
露着仁慈的笑容。
那微笑里
他记忆起
昨天在伯大尼的宴席上
当玛利亚
倒了哪哒香膏在他脚背上的时候,
同席的加略人犹大的言语
“这香膏
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
周济周济穷人呢?”
——他说时,露着狡猾的贪婪的光——
如今
在驴背上的——微笑的
被人们欢呼做“以色列王”的
拿撒勒人,已知道了
他自己在这世界上的
生命之最后的价格。
逾越节的前晚
在兴腾的餐席上
当那加略人犹大
受了他的遣发
带着钱袋出去之后
他为自己在世之日的短促
以爱的教言遗赠给
那十一个敬慕他的门人
并张开了两臂
申言着:
“荣耀将归于那遭难的人之子的
……不要悲哀,不要懊丧!
我将孤单的回到那
我所来的地方。
一切都将更变
世界呵
也要受到森严的审判
帝王将受谴责
盲者,病者,贫困的人们
将找到他们自己的天国。
朋友们,请信我
凭着我的预言生活去,
看明天
这片广大的土地
和所有一切属于生命的幸福
将从凯撒的手里
归还到那
以血汗灌溉过它的人们的!
……
不要懊丧,不要悲哀!”
穿过黑色之夜
他和他的十一个门徒
经了汲沦溪
进入那惯常聚集的果园里时
看到了
从小径的那边
闪着灯笼和火把的光
兵士,祭司长,法利赛人的差役
随着那加略人犹大
向这边走来……
“拿撒勒人
在哪里?”
——他看到犹大的眼在暗处
向他固执的窥视着——
于是他走上前去
以手指指着自己的胸脯,说
“是我。”
第二天的黎明
他被拉到彼拉多的前面受着审问
那彼拉多
摸着须子,翻弄着官腔:
“你是被祭司长和耶路撒冷的
长者们所控告的
你诱惑了良民
要拒抗给凯撒的税赋,
你是作乱的魁首
匪徒们的领袖;
你竟说
你能拆毁神的殿宇
这三天之内又建造起你自己的!
你这——
为什么不作声呢?嗯?”
经了苦刑的拷问
这拿撒勒人
坚定地说:
“胜利呵
总是属于我的!”
这时候
无数的犹太民众和祭司长
和长老们像野狗般嘶叫着:
“把他钉死!
把他钉死!”
他被带进了衙门
那里
兵士们把他的衣服剥去
给他披上了朱红的袍子
给他戴上
用玫瑰花刺做的冠冕
把唾液吐在他的脸上
用鞭子策他的肩膀
大笑的喊着:
“拿撒勒人
恭喜你呵!”
在到哥尔哥察山的道上
兵士们把十字架压在他的肩上
——那是创伤了的肩膀——
苦苦的强迫他背负起来
用苦胆调和的酒
要他去尝。
在他的后面
跟随着一大阵的群众
一半是怀着好奇
一半是带着同情
有些信他的妇女
为他而号陶痛哭
于是他回过头来
断断续续地说: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
请不要为我哭泣……”
髑髅地到了!
他被兵士们按到十字架上
从他的手掌和脚背
敲进了四枚长大的钉子……
再把十字架在山坡上竖立起。
他的袍子已被撕成四分
兵士们用它来拈阄:
众人站在远处观望着
有的说他是圣者
有的笑他荒唐
有的摇首冷嘲
“要救人的
如今却不能救自己了。”
落日照着崎岖的山坡
大地无言的默着,
只有原野的远处
传来飓风的吼叫,
整个的苍穹下
聚集着恐怖的云霞……
白日呵,将要去了!
在这最后的瞬间
从地平线的彼方
射出一道巨光
这巨光里映出
三个黑暗的十字架上的
三具尸身——
二个盗匪相伴着
中间的那个
头上钉着一块牌子
那上面
写着三种文字的罪状:
“耶稣,犹太人的王。”
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六日病中
赏析
艾青的《一个拿撒勒人的死》,写了耶稣十字架受难的经历,诗人从文学的角度刻画了耶和华的苦难形象。诗的重心是抒写了耶稣爱的遗言: 荣耀将归于那遭受苦难的人。
1933年,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艾青直接以《新约》为题材创作了长达150余行的叙事诗《一个拿撒勒人的死》。在上世纪30年代,艾青与同时代的一些作家一样,都曾受到过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并从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这一时期正是我们的民族和诗人自己的受难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瓜分豆剖,民族倍受凌辱、人民饱受饥馑、离乱、战争的苦难。诗人也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幕: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度过了长达三年的囚徒生涯,经受过被捕、受审甚至是死亡的威胁,流浪和监禁夺走了诗人人生最宝贵的青春。
诗人不仅亲身体验了耶稣被出卖、受审、钉十字架等现实的苦难,而且感悟到生命即将终结的精神折磨。据诗人自己说,此诗是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写下的。诗中分外突出了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的铺叙和描写,“他被兵士们按到十字架上/从他的手掌和脚背/敲进了四枚长大的钉子⋯⋯/再把十字架在山坡上竖立起。"
诗人心目中的耶稣并非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神,而是将他看成一个救助人类的受尽苦难而富于牺牲精神的人类。正是这救世主为救世而献身的人格精神,使诗人找到了人与神的精神契合点,诗人的献身精神也就主要表现在献身社会、民族、时代和理想。诗人自觉地将自己与整个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作为最悲苦种族中的一员来感受和体验时代苦难。“在这最后的瞬间/从地平线的彼方/射出一道巨光”,诗人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由此而生发的乐观一起,宣告着生命的价值观:一个受难的灵魂执著于光明、自由的、不屈不挠的搏动。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尽管艾青不得不放下了画笔,但他对绘画艺术的艰苦探求以及创作体验绝没有因此而幻灭。实际上绘画创作已经深深地开拓了和丰富了艾青艺术审美的疆域,通过在巴黎绘画的活动,他幸运地领受了二十世纪兴起的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使他自幼年萌生的艺术天性进一步形成为自觉的创作本能。艾青的这首《一个拿撒勒人的死》就颇有厚重油画感,有许多黑白画的人物动态,简洁而流畅,有鲜明的现代风格,且有浓浓的诗意。有着绘画的色彩和造型的影响。可以这么说,艾青的诗是画的延续,是他画梦的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