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湖

徐俯 〔宋代〕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① 渡 一作:度

雨后池上

刘攽 〔宋代〕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山行杂咏

袁枚 〔清代〕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巴女谣

于鹄 〔唐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山雨

偰逊 〔元代〕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

妙不可言的位置

佚名 〔近现代〕

  地球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第三颗行星,正是由于地球所处的位置,使它成为宇宙的一个奇迹。

  地球距太阳的位置,给地球带来了很好好处。从太阳系的诞生情形看,金星、火星与地球几乎是同时期形成,也几乎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的,但为什么只有地球出现了生命呢?根本的原因是地球上有液态水,而其他行星没有。我们知道,液态水是产生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金星被称作为地球的“兄弟行星”。据现在对金星观测所知,它的大小、质量、构成都与地球相似,但它却是个被厚厚大气层笼罩着的、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的死星。与地球平稳的气候相比,其差别好比天堂与地狱!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两兄弟”的命运如此不同呢?科学家认为是因为两者距太阳远近不同造成的,地球距太阳1.496×10的8次方公里,而金星距太阳只有1.082×10的8次方公里,这使得金星受到太阳的照射要比地球强得多。金星大气中的水蒸气,还未来得及冷却却变成雨降落下来,就被来自太阳过强的紫外线分解了,金星上的水就这样被永久地夺走了。金星是这样,比金星还靠近太阳的水星就更不用说了。

  比地球更远离太阳的行星,虽然不缺水,但由于离太阳太远,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够多,水都以冰的形式存在。因此,出现生命也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地球所处的位置真是妙不可言。

  【三年级下册】《妙不可言的位置》

在金色的海滩上

庄之明 〔近现代〕

  太阳刚冒出海面,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她的身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一位青年画家背着画夹来到海滩上,他笑着问小姑娘:“小朋友,拾到了什么好东西?”

  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伸出一双小手,把刚拾到的贝壳捧给画家看。

  画家笑了笑。他脱下衣服和鞋子,指着远处的礁石对小姑娘说:“那儿的贝壳更好看。你帮我看着东西,我去捡,好不好?”

  小姑娘点点头,把衣服和画夹放在身旁。她望着画家游向礁石。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太阳越升越高,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一个画画的叔叔,我给他看着衣服哩。”

  老伯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老伯伯走了。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小姑娘盼呀盼,忽然眼睛一亮,她看见在波浪里露出了画家的结实的胸脯。

  “叔叔——”

  “叔叔——”

  小姑娘欢呼起来。

  画家游到了海滩上,笑嘻嘻地把拾到的贝壳拿给小姑娘看。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画家向小姑娘介绍他拾到的贝壳:“你看,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蛳,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随你挑!”

  小姑娘遥遥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画家感动极了,他不知道怎么来感谢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只好把贝壳装进塑料口袋里。忽然,他灵机一动,把塑料口袋捅了一个洞。

  两个人一同往回走。画家抢先几步,走在前面,小姑娘跟在后面。美丽的贝壳从塑料口袋里漏出来,一颗颗落在金色的海滩上。

  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

  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三年级下册】《在金色的海滩上》

她是我的朋友

考·约翰 〔近现代〕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作者是美国的考·约翰。

找骆驼

老舍 〔近现代〕

  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嘛。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三年级上册】《找骆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