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①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②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
惊弓之鸟
更羸①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典出西汉·刘向《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①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出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三年级下册】《翠鸟》
信箱
一
每天早晨,敲门的声音总把哥什提亚和娃丽吵醒。这是邮递员送报纸来了。有一次,邮递员对爸爸说:“同志,你家的门真难叫,最好挂一个信箱。”
有一天,爸爸提着一个包回来了。他把包打开,哥什提亚和娃丽看见一个天蓝色的小铁箱,上面有“信箱”两个字。
爸爸拿锤子把信箱钉在门上,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锁,喀的一声把信箱的门锁上了。爸爸说:“钥匙交给谁呢?谁来管信箱呢?”
哥什提亚高声说:“我!”
娃丽也说:“我!”
爸爸说:“不要争啦!哥什提亚大些,就把钥匙交给他吧。”
爸爸把亮晶晶的钥匙交给了哥什提亚。
二
哥什提亚每天用钥匙打开小锁,从信箱里取出报纸来。
娃丽央求他说:“让我开一回吧,我要用这把钥匙喀的一声把小锁打开。”
“不给!我是管信箱的,你不是!”
哥什提亚坐下读报纸,娃丽跑到门口,看看信箱是不是忘记锁了。可是哥什提亚一回也没忘过。信箱关着,锁得好好的。
有一回,娃丽看见门外台阶上有一封信。她拾起来,跑到屋子里,说:“哥什提亚,你看,你把信丢了。”
“什么信?”哥什提亚从娃丽手里接过信,看了看说,“这是我放在台阶上的。这不是咱们的信。咱们住在大河沿,信上写的是小河沿。放在台阶上,邮递员来了,会拿走的。”
三
娃丽从结了冰花的窗户往街上看。
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街上滑溜溜的。行人都怕摔跤,很小心地走着。天快黑了,邮递员还没来。今天他还来不来呢?
该怎么办?也许住在小河沿的那一家急切地盼望着这封信,可是信在这里,在别人家里。这封信没贴邮票,是从前线寄来的。信上可能写着某人立功了,或者受伤了,或者牺牲了,可是他家里的人一点儿也不知道。
娃丽穿好大衣,系好头巾,拿着信跑出去了。
四
风很大,雪也很大。娃丽踏着雪,很费劲地往前走,在黑暗里找门牌号数。
有一个人穿着皮大衣,大衣领子遮着脸,他问娃丽:“小姑娘,你找谁?”
“叔叔,我找52号,你知道吗?”
“一直走,就在药铺隔壁。小心,不要摔倒了,今天路很滑。”
娃丽好容易走到52号的门口。她推开大门,一条黑狗跑过来汪汪地叫。娃丽急忙退出来,拉上门等着,看有没有人出来。不大一会儿,院子里有了脚步声,有人高声问:“谁呀?”
“石铁潘诺夫家住在这儿吗?”
“住在这儿。有什么事?”
“给你们信。”
门开了,一个小孩走出来,他披着棉袄,戴着遮住耳朵的帽子。
娃丽拿出信来。
小孩接过信去,问娃丽:“这是谁给带来的?”
“是邮局寄来的。”
“你是邮递员吗?”
娃丽说:“不。是邮递员送错了。咱们两家的门牌都是52号,街道名称又差不多,我们是大河沿,你们是小河沿。邮递员把你们的信放在我们的信箱里了,我就把信给你们送来了。”
娃丽说完,转过身往回走,小孩在后面大声说:“谢谢!”
五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给别人送信的事,娃丽早就忘了。
有一天,哥什提亚打开信箱,取出一封信,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你看,这封信上只有地址,没有姓名,多滑稽呀!”
“给我吧。”爸爸接过信,看见信封上写着“大河沿52号收,小河沿52号寄”,他觉得奇怪,说,“这是寄给谁的呢?”
他打开信封,取出信来读。
亲爱的不相识的小姑娘:
冬天,你把我从前线寄回来的重要的信送到小河沿来。你这样做,给了我和我家里的人很大帮助。要是我的信丢失了,我和我家里的人会多么惊疑和忧虑呀!万分感谢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公民。
近卫军中尉石铁潘诺夫
爸爸把信整整齐齐地叠好,又看了看信封,问两个孩子:“这是给谁的?”
娃丽睁大眼睛望着爸爸,说:“大概……大概是给我的。”
“难道你也开过信箱,取过里面的信吗?”
哥什提亚的脸红了,说:“不,是我开的。”
哥什提亚把那天的事告诉了爸爸。
第二天一早,娃丽拿到了和哥什提亚一模一样的钥匙。
【三年级上册】《信箱》
可贵的沉默
铃声响了,开始上课。
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我提高了声音,“啊,这么多啊!”
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
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我接着问: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学生沉静地举起了手。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结束这堂课时,我给孩子们提了个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们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住一点,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那些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他祝我生日快乐!”“他送了我礼物!”“他给我写信叫我不要烦恼!”“他会体贴人了!”……
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
检阅
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和往年一样准备欢庆国庆节。
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一个队员大声说。
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三年级下册】《检阅》
掌声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年级上册】《掌声》
卖木雕的少年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①,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②,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③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④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⑤。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⑥,仔细观赏,爱不释手⑦。正要掏钱⑧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⑧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⑨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⑩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⑪。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⑫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们住的宾馆⑬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⑭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⑮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