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爱云不离山,巢居只在云松间。枕泉漱玉弄明月,此心直与云俱閒。
达官爱云云作侣,平步青云称高举。天瓢一滴慰苍生,大旱用汝为霖雨。
王公出处与此二者殊,十年游宦感离居。衣上犹存慈母线,手中长把严君书。
日日看云不遑暇,为有吾亲舍其下。恨身不得逐云飞,却写飞云入图画。
公馀展玩凝心神,见云如见吾双亲。卷图仍寄吾亲舍,永奉高堂长寿身。
狄公盛事王公继,今古孝思同一致。
王郎高标绝尘俗,牵茅自结清风屋。屋中充栋积古书,屋外循檐种修竹。
离离实垂珠,森森笋抽玉。鸾凤食有馀,虎豹文亦足。
时时把书卷,自向竹下读。礼义深服膺,圣贤常在目。
王郎学道今有年,半是臞儒半是仙。清脩酷与此君似,中通外润直且坚。
平生不作桃李媚,岁寒风节恒凛然。不随沉湎唐六逸,不效旷达晋七贤。
净扫仙石坛,焚香究玄玄。客来不交语,共坐蔚蓝天。
蒲轮他日访幽侧,以道匡君流惠泽。功成太史不一书,却汗青青为简策。
松间新雨过,清览出亭皋。云逐青骢马,风生白苧袍。
幽怀随地远,诗兴与秋高。囊锦归时重,应知从者劳。
介石存中正,能为逸豫防。砺金缘最劲,攻玉岂徒刚。
贞德南山配,神机北斗当。补天应有待,五色烂文章。
种竹绕前楹,年深劲节成。薄云通雨气,清夜动秋声。
鱼豕空遗简,鸾凰合度笙。往来三径熟,不负岁寒盟。
彼美藏修者,为渔住海乡。傍沙观鸟迹,临水映萤光。
舟楫须经济,丝纶拟对扬。得鱼供色养,綵服日升堂。
寂寂幽栖地,无营足自怡。清泉流道脉,白月净诗脾。
每到忘机处,翻为得意时。豁然成猛省,太极是吾师。
济国诸公子,风标各擅场。青阳生玉气,白月隐珠光。
阀阅家声重,诗书世泽长。直须同素志,早为继遗芳。
已为蟾阙彦,仍就鹄山居。綵服晨供馔,青藜夜照书。
寒香三径小,清籁四窗虚。仕学俱优日,承明别有庐。
斯人嗟已矣,吾道转消沈。文物昭前古,功名困至今。
空山方泣玉,同舍忽诬金。白首号天处,飞霜六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