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书贺瑟庵置媵
俞庆曾〔清代〕
移得明珠,聘来碧玉,须知我见犹怜。打桨亲迎,归帆鸥梦同圆。
银屏十二香深处。耐春寒、半臂应添。好留连、翠幕朱阑,月静花妍。
海门秋老鱼龙定,称词人彩笔,黛染轻烟。一斛香螺,替描十样眉尖。
为它更祝宜男佩,慰含饴、笑卜堂前。捲湘帘、回首东风,流水当年。
金缕曲 题唐伯虎集后
俞庆曾〔清代〕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
又何论、金章紫绶。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
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
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应自笑、烟霞痼久。
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剩仙馆,桃如旧。
凤凰台上忆吹箫 月下怀修梅表妹
俞庆曾〔清代〕
皎洁冰轮,朦胧烟柳,宵深露湿春衫。望碧天无际,何处长安。
回首当年踪迹,花影下同倚红阑。心如醉、一书欲寄,几度重看。
漫漫。闲愁闲恨,向梦里寻君,细诉情端。料芸闺无事,也念前欢。
记否临歧握手,千万语、只劝加餐。还自愧、浮生若萍,旧约盟寒。
高阳台 送瑟庵应春官试
俞庆曾〔清代〕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