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傅朋以王逸少遗意作游丝之书古今所无恨未之见也为赋此诗
汪藻〔宋代〕
吴侯能书声,不减铭瘗鹤。台郎今独步,谁数卫与索。
官黄临小楷,老笔更沈著。年来鸡鹜间,儿辈妄穿凿。
超然出新意,非用元和脚。游丝随春风,忽向窗几落。
传观懔飞动,安得此健药。自言临池时,屡阅更岁籥。
毫端几百鍊,始到虫网络。谁云右军后,兹事秘冥漠。
一朝神明还,千载宛如昨。乃知炉锤妙,信手皆合作。
于皇云汉章,神授等河洛。光芒下照烛,万帖悉糟粕。
君命幸逢时,当草凤尾诺。胡为尚留滞,未便持汉橐。
行看诚悬归,佳句题殿阁。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一
汪藻〔宋代〕
旅泊值秋晚,登临良亦佳。高台始基谁,未觉岁月遐。
维梁汉宠弟,非复莩附葭。鸣鞭白云上,宝髻翻千鸦。
樽前第词客,坐使屈宋衙。秖今竟何有,芜没荒烟斜。
秦墟仆翁仲,楚俗悲章华。空馀古招提,老庞伴丹霞。
花气侵客袂,松声满邻家。凄凉劫灰地,半似篁竹遮。
坐久雁横野,炊烟映檐牙。似闻睢阳曲,尚作儿童哗。
惜无斗酒酬,水厄空尝茶。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二
汪藻〔宋代〕
向来卜幽期,此乐真隽永。行寻野航渡,俯玩云水影。
追随两玉人,妙语时灌顶。平生访古意,到此方一骋。
所欣俱秃翁,王事废朝请。且同陶渊明,莲社对宗炳。
晴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忽惊梨枣村,身堕白鸥境。
飘零惬胜会,老大惜馀景。况当风露辰,病鹤最先警。
留连净名室,坐阅篆香冷。还寻野田归,草树斜复整。
有酒当再来,悠悠讵能省。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
汪藻〔宋代〕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