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何妨饥与寒,相逢旧友劝加餐。虞山颓废黎洲老,晚节深愁自立难。
五年重蹋轻红尘,双阙依然日月新。同辈相逢嗟白发,旧游多半拥朱轮。
久辞台阁憎疏阔,甘向江湖学隐沦。太息阿连今宿草,池塘风雨倍伤神。
丘园何事学潜夫,谣诼无端似左徒。末世岂知经术贵,恃才深悔性情粗。
浮沤身世惭今我,神武衣冠感故吾。廿载玉堂容易度,枉教饱死羡侏儒。
石梯三百级,梯尽即茅庵。蹋壁身攀树,窥窗影落潭。
声闻停梵呗,呼吸尽烟岚。七二枯寮在,何人十日探。
南出石屋岭,言寻石屋洞。我佛千万相,神采俱飞动。
题记半剥蚀,苍苔补其空。竹径水潺潺,石楼云滃滃。
苏陈字磊落,伟望德言总。霍韬尔何人,下视等蠛蠓。
匼匝四山合,如絮云气蒸。东风何浩荡,雨势尤奔腾。
春泥多滑澾,磴道尤淩兢。拾足真蚁附,联臂同猱升。
佛手与象鼻,形似世所称。造象始吴越,千官塔几层。
西越杨梅岭,㶁㶁闻水声。九溪十八涧,绕径横庚庚。
路转小桥接,岸危孤石撑。奔雷与飞霰,耳目皆震惊。
寺门杳且幽,地迥凉意生。试尝法雨泉,顿觉尘壒清。
西过三聚亭,千竿万竿竹。凤尾长森森,猫头短簇簇。
际天只一青,匝地有馀绿。古木挺劲枝,寿藤散清馥。
径转得寺门,佛塔在其麓。金经香光书,宸翰洒馀幅。
长结翰墨缘,不资情净福。
东过九里松,西入飞来峰。蟠地复际天,面面青芙蓉。
千寻具皱瘦,百穴穿玲珑。造像始何年,劖削皆神工。
天低山翠活,雨洗春烟浓。来瀑及奔雷,十步一支筇。
倚阑闻泉声,冷意蟠心胸。径参情净理,默證南北宗。
云林从左折,云是韬光径。万绿不见天,风泉满清听。
盘旋竹石间,直上数百磴。一片江与海,虚白人空暝。
小屋清且幽,啜茗栏栻凭。法书及名画,摧落数前定。
暮色四山生,禅房落清磬。
偶作山中游,愿向山中老。只愁山中人,不知山中好。
达官爱入山,野僧爱入城。扰扰亦无心,毋近利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