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题雨山所藏黄石斋文治论卷子
郑孝胥〔清代〕
尼山论人先史鱼,有道无道直如矢。石斋可与史鱼匹,毕生不屈得其死。
奇哉斯人乃多艺,文辞书画皆绝美。迂僻疑当含瓦石,广平梅花定何理。
忍盦昔藏泼墨卷,莲叶戏蟹半入水。《孝经序论》杂骈散,蔡夫人书犹可喜。
忍盦久亡不可见,今见此捲毛发起。雨山端人能宝此,殷勤使我题纸尾。
我与石斋虽乡里,亡国则同他无似。略谈文字尚难追,北山遗臣谁敢比?
张钧衡为母造长生砖塔且摹刘诚悬所书金刚经于石求为赋诗
郑孝胥〔清代〕
张君奉母母奉佛,为母造塔摹金经。敦煌唐拓诚悬笔,笔势与塔双峥嵘。
此经传世寿无量,有若母寿资长生。我闻世间人子意,奚翅佛力无不能。
试观彼佛亦人子,何待功德侔丘陵。适园胜迹谁来访,柳经郑记应齐名。
刘聚卿属题文徵明石湖画卷卷中有张文襄乙未十月题诗翁文恭庚子四月和文衡山三诗
郑孝胥〔清代〕
乙未秋入都,常熟招一饭。坐间惟恒斋,从此不再见。
金陵谒南皮,拒客若有愠。武昌复持节,枢府颇受怨。
戊戌翁亦去,庚子成内乱。山中和三诗,自喜得閒散。
国命难久延,大力负夜半。二三贵人者,愦愦孰可谏?
此卷诚尤物,展览历忧患。胜情吾何有,话旧且自遣。
六月十七日挟味荃贻书彦强三贝子园观荷
郑孝胥〔清代〕
荷香久乃闻,荷叶气弥满。初日加清凉,一碧已照眼。
涩甘得殊味,袭人千步远。深红绝可念,风露凝未散。
曲桥映高柳,纵望凡几转。雨余况无尘,渴障解舌本。
神清忽坐忘,语妙涉奥衍。芙蕖莲菡萏,菂薏字尤典。
生机何玲珑,造物巧莫阐。从人恣谛视,孰究顷刻变。
岂徒比木樨,意会吾无隐。诸君熟《尔雅》,释草卷试展。
却哂樊川文,女妇喻尤浅。
唐元素求题石斋小楷孝经
郑孝胥〔清代〕
石斋自视千载人,馀事卓荦皆绝伦。晋贤风流所不耐,安能媚世书洛神。
平生尊经复守道,《孝经》百本为世珍。五孝五诗实错简,妙解谛当义乃伸。
舍经论书亦无匹,用意严重趋艰辛。此书此人等劲烈,何异地上行麒麟。
涉江无意忽得此,自讶暴富非长贫。但当持此一当百,他人纵美难并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