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臣二人。
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勋。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
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
遗帖之存,手墨如新。我藏孔宜,对于褒纶。
父子而善书,自羲献而始也。寥寥千载,固已莫之拟也。
至于我朝,有楚国之芈也。不陨其名,虽未济厥美也。
其读父书,亦非括之比也。瞠乎望洋,混混犹此水也。
此帖之观,尚可见其体也。
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
世道之趋,或污或隆。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其忠足以继忠显,其教足以传西枢。其略足以佐魏公,其识足以知二吴。
于虖,斯亦足以列宝真之储矣。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
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纳交以道,不殊乎丘园。观政以人,叹息于求贤。言情以真,无事乎胁肩。
此前辈之流风,今不复见者几百年矣。使览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笺,盍思乎勉旃。
则如宝真者,亦将预有荣焉。
劲而柔,端而遒。奔八骥,回九牛。功玉铉,名金瓯。藏此书,识前修。
笔势之伟,笔意之诣,笔法之粹,是三者固足以名家而无愧矣。
于虖,祐陵天纵八体,公蒙识拔,独在初岁,亦宜有此具美也。
宝此幅纸,以见太平之游艺,惟秘阁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