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的诗文

列表/略缩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二

洪亮吉〔清代〕

山村十余家,古木自回互。笋穿来东邻,果熟落北户。

居邻结姻娅,鸡犬互相顾。出门望原田,高低百余步。

仲夏天气晴,凉风集高树。茶瓜供过客,留话惬幽素。

日晚童樵归,问名均不误。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三

洪亮吉〔清代〕

穷乡寡文学,颇爱土俗淳。茅檐八九家,五世相与邻。

儿童读书归,行处拾堕薪。偶逢大父行,拱立识所亲。

日晚饷北皋,牵衣渡横津。心忆朝诵书,沿途讽逡巡。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四

洪亮吉〔清代〕

门前隙地稀,屋后半亩绿。桃李皆丰年,云兹佐嘉谷。

高曾手栽树,均作出檐木。日午荫北窗,茅檐静堪托。

溪风一回荡,山果枝上熟。童稚不识争,探怀已均足。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五

洪亮吉〔清代〕

力耕心志纯,外物不得动。虽经百寒暑,寝息无一梦。

妻孥习辛勤,百世常与共。秋成共欣慰,春至即播种。

年丰赛神毕,腊酒互相送。尚嗔邻家翁,年衰腰足痛。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六

洪亮吉〔清代〕

村鸡一两声,持镰待天晓。出门不知途,沿林警栖鸟。

宿雨零衣裳,原头刈新草。牛饥我心急,况复犊难抱。

八口尝苦饥,饲牛尝苦饱。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七

洪亮吉〔清代〕

山泉奔曲涧,涧曲使鱼肥。板屋临溪水,当窗白鹭飞。

高枝晒渔网,圆牖挂蓑衣。莫讶轩窗陋,黄尘入户稀。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八

洪亮吉〔清代〕

朔风吹南山,黄叶满一屋。扫之向墙隅,然薪一冬足。

田畴虽不广,常满瓮头粟。闭户无所营,时还把书读。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九

洪亮吉〔清代〕

种松连高冈,云有先世坟。一岁增尺土,巍然竟成原。

寒食飞纸钱,盈阡拜曾元。但苦朴陋乡,讳字已不传。

日晚祭扫归,野花红如然。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洪亮吉〔清代〕

荥阳城,高百尺,因阜筑城如铁色。汉王夜出城西门,荥阳以东属楚人。

惜哉一鹿抵死争,食肉不足思分羹。当时若翁幸不烹,乃火纪信燔周生。

嗟嗟两烈士,殉主亦殉名。我行天下历州七,奇险无若荥阳城。

君不见,荥阳城,值太平;排百雉,无一兵。司关午卧门掩扇,百战古城今下县。

为杨孝廉梦符题钱三维乔秦中画册即寄维乔

洪亮吉〔清代〕

何时得入函谷关,放笔即落终南山。南山连绵画不竟,拔取一峰来入镜。

胸中有山即有楼,下笔有川兼得舟。岂惟山水色不别,楼上客醉疑眠鸥。

醉颜昏昏忆孤在,逸客都为酒钱累。剖胸欲入秦中云,洗眼仍须渭川水。

南山浮光,北山夕阳。飞桥如云不能跨,怒蜺饮渚裁成梁。

林梢几尺天光足,怪石森森点寒绿。此间应复置钱郎,四十癯颜尚如玉。

南高峰,北高峰,宦游今落名山中。山川二月尤清旷,忆共钱郎饮湖上。

杨生思家静掩关,客帐梦好时时还。吾曹须劝苦不闲,直当为画迢迢一溪之绿水,落落湖上之烟鬟。

作者